首先,我们要正视大蒜的价格波动。正常情况下,农民往往在大蒜价格高涨时扩大种植,造成市场供过于求,然后蒜价暴跌,暴跌后农民会减小种植面积。供应量就又小于需求了,这样的蒜周期性非常明显。
但今年大蒜价格波动正常吗?小编在悄悄地再次调查后发现,三、四月份销售的都是去年收购的冷库蒜,而2015年全国收获的大蒜550万亩,同比下降了13%,总产量660万吨,同比下降了5%。再转头看看近期的蒜价,且不说恐怖的三月高峰期,虽说蒜价在四月份小有回落,但相比去年同期仍上涨了近一倍。可见去年的小幅减产并不是大蒜价格居高不下的合理解释。
小编在悄悄调查时又发现,偏偏在春节前,什么“山东十年一见寒潮来袭”、“部分地区大蒜绝产”、“全国库存仅剩60万吨”的消息就满天飞,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呢?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总有人就自动翻译成了“大兄弟,你看冷库蒜如今也不多了,天气把人冻成狗更别提早熟蒜已经冻死一大片了,五月份出产量不乐观啊,哎,实在是市场需大于供啊,不好意思,涨价“。加上一些有心之人控制了蒜源、囤货居奇,只用顺势将火那么一煽,激化供需矛盾,大蒜价格便会节节攀升。
今年的“蒜你狠”风波的前因后果大致就是这样。面对这些事出有妖的现象,市民不禁大呼相关部门哪儿去了?这次风波中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隐身算是失察了,毕竟《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摆在那儿呢,有法可依,无人执行。
只是“蒜你狠”这事,如果光靠监管和打击,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不能出啥事都赖政府头上,需要的是大伙想想对策去解决问题。抛开种植面积减少和气候影响等客观因素,“蒜你狠”的根本问题其实是在于供求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不透明,致使价格剧烈波动。赶上“菜贱”的年份,农民这一年都白干,居民照样买不到便宜菜;价高得人眼红时,能到农民口袋的钱没多几个,人们的荷包倒是空了不少,收益大部分都落入中间商腰包了。一旦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不透明问题,还是能满足大部分人能吃得起饭的要求的。
那如何解决供求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不透明?
一个关键词:农批电商
注意哦,这里的关键词不是农业电商,也不是生鲜电商,是“互联网+农业”热中相对冷门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农产品交易中最重要的环节。农批市场不是我们平日逛的菜市场,它是菜市场的上一环节,也就是搞批发的,所以一般居民不会有接触。农批市场(http://www.gdeng.cn/)的出现其实也是应需而生,它作为农产品交易的中间纽带为农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传统的交易模式已经制约了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不仅限制了农产品流通效率,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耗。我们也该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创造一个新的“农批市场”。
国内的农批电商案例很少,前天看到深圳谷登科技公司的“谷登农批电商解决方案”还挺有启发的,按照谷登电商模式,其并不是要取代农批市场,而是采取合作的方式让农批市场入驻线上平台——谷登农批网,一方面从各个农批市场不断录入、更新、维护产品数据, 另一方面从不同渠道获得关于采购商者的第三方数据、市场研究数据。这些信息在汇集整理后都是公开的,更利于市场透明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反馈到生产上游,对生产方向进行合理的引导;一旦打通上下游的信息阻碍,市场的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很好解决了。
无论是由政府牵头还是企业单干,时机都已成熟,纵观我国的农业链,无论是上游的生产规模,还是下游的消费需求,都极为分散,如今正是需要这样一个中间平台,汇集分散的供给需求和消费需求。我们把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市场价格都摆上台面来,用不着再要求政府花多大力去监管,一旦信息公开透明化了,大家都有两只眼睛一张嘴,哪是那么好糊弄的。
到那时候,哼哼,“蒜你狠”,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