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2014高考二模作文解析
西城区2014高考二模作文解析
高考二模结束之后,为了帮助同学们找到自己的漏洞,厘清思路,在接下来的冲刺时间里更有针对性备考,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牟利老师对西城区语文作文进行解析,以帮助同学们在最后冲刺阶段抓住提分点,全力冲击高分。
某公司做市场调研,请路人为两款汽车打分(满分为10),以决定哪款是公司未来的主推车型。回收大量问卷后,调研人员发现:A款平均分是7.5分B款的平均分为5分。再仔细翻阅大家打分的具体情况:A款的得分都集中在6、7、8这几个分数中,B款的得分中有很多9和10分,也有不少是1和0分。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未来主推B款汽车。
你对类似的事情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作文解析:
本次西城二模所考的这道作文题初读起来让人有一种理不清头绪的感觉,不知该如何确定文中的立意核心。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其实这完全就是一道双主体单层次比较题。
这道作文题中,A、B两款车就如同2012年海淀一模的白花淡茶与绿叶浓酒,整个题目的立意要通过A、B二者间的比较来实现。
首先,我们要明确材料的叙述主体。
这则材料是借由A、B两款车的比较来展开叙述,那么无疑材料的核心也就是这两款车。这里要避免一种错误,或许会有考生将立论的主体确定为公司高层,肯定或否定该公司高层的决策,这本没有什么问题,但对该公司高层决策的评价也要基于对AB两款车的比较,如果抛开两款车的特征及比较不谈,只是一味地讨论公司高策决策是否合理则极易出现跑题、偏题的现象。
其次,在明确了材料叙述主体为AB两款车后,确定自己的立论倾向。
双主体类题目中,最大的忌讳就是学生持中立观点对两个主体“不偏不倚”,各打五十大板没有是非正误判断。而在判断自己该褒哪个贬哪个的时候,一定要从原题出发。很多双主体类题目中,会有明显的是非判断倾向。比如说在过去的西城期末中是这样说的:
记者:如果将写作比作一种运动的话,你觉得它与哪个项目最相像?
作家:登山吧。不过有的登山者是去看如火如荼的红叶的,那里游人如织;有的登山者则要一睹险峻的冰峰,那里人迹罕至。
记者:这二者谁更可贵呢?你自己又属于哪一类?
作家:每个登山者都有自己认为更可贵的答案。我属于后一类人,也许各行各业都有像我这样的人。
在这则材料中,提出了两种做法,一种是去看如火如荼的红叶,一种是一睹险峻的冰峰。而作家后面的回答中说道自己属于后一类人,而且各行各业中都会有如他一样希望一睹险峻冰峰的人。这无疑就是一种倾向,我们要褒的就应该是去人迹罕至处一睹险峻冰峰的人和作法。
而在二模这道题中,虽然公司高层的选择是B款,但其实题目并没有明确的立意倾向,我们既可以认同这种选择也可以否定这种做法。
第三,在明确自己的立论倾向后,就AB二者进行比较。
正所谓人嘴两张皮,在确定了自己的立论倾向后,就要对二者展开比较论述。而论述的内容则是一方面说明自己所倾向对象的优势,一方面则要指出另一方的问题与不足。
在这道题目中,如果我们确定自己的立论倾向于B款车,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B款车的特点到底是什么。从原题中不难发现,其特点主要是“B款的平均分为5分”“B款的得分中有很多9和10分,也有不少是1和0分”而相应的A款车的特点则是“A款平均分是7.5分”“A款的得分都集中在6、7、8这几个分数中”,归结起来,B款车的特点是平均分低,分数两级分化;A款车的特点是平均分高,分数居中。
推而广之,结合为人处事的方法,就不难确定我们的立意,A款车其实代表的可以是不求闻达,但求安稳的状态;可以是庸庸碌碌,甘于平庸的状态;可以是畏首畏尾,畏惧风险的状态。而B款车代表的则是一种敢为人先,无惧风险,摆脱平庸昂扬向上的状态。
如果倾向于A款,其实就是甘于平凡与平淡,是一种典型的中庸心态,这类中心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屡屡出现,具体可以参考去年西城二模的“小确幸”。
从这次西城二模的题目中不难看出,不论在命题方式还是涉及核心上都已近趋于稳定,只是会给题目加上不同的外在包装并以此来增加考生的审题难度。
在最后这段时间的备考冲刺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其一、明确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以及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尤其是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依然是高考中命题可能性最大的一种形式,而且也是考生身体难度最大的一种命题形式。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将材料作文分为不同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总结出一种针对性的审题方法。这里推荐大家一种分类方法,就是前面提到的将材料作文分为观点类(包括单观点和多观点)和叙事类(包括单主体单层次、单主体双层次和双主体单层次),并注意掌握其各自的审题方法。
其二、借由经典题目进行立意练习。
高考作文的立意范围其实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包罗万象、难以预测。其实高考的作文立意是有着很大程度上的重复性的,比如这次西城二模的题目,其立意点在过去的很多考试中都能找到类似的作文题目。比如2013年西城二模的“小确幸”,2012年西城一模的“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你是否认同这句话中的观念?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要进行作文立意练习绝对不是只能通过做新题,其实通过对经典题目的反复练习更加有助于锻炼我们的审题能力以及加深我们的立意深度。
某公司做市场调研,请路人为两款汽车打分(满分为10),以决定哪款是公司未来的主推车型。回收大量问卷后,调研人员发现:A款平均分是7.5分B款的平均分为5分。再仔细翻阅大家打分的具体情况:A款的得分都集中在6、7、8这几个分数中,B款的得分中有很多9和10分,也有不少是1和0分。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未来主推B款汽车。
你对类似的事情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作文解析:
本次西城二模所考的这道作文题初读起来让人有一种理不清头绪的感觉,不知该如何确定文中的立意核心。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其实这完全就是一道双主体单层次比较题。
这道作文题中,A、B两款车就如同2012年海淀一模的白花淡茶与绿叶浓酒,整个题目的立意要通过A、B二者间的比较来实现。
首先,我们要明确材料的叙述主体。
这则材料是借由A、B两款车的比较来展开叙述,那么无疑材料的核心也就是这两款车。这里要避免一种错误,或许会有考生将立论的主体确定为公司高层,肯定或否定该公司高层的决策,这本没有什么问题,但对该公司高层决策的评价也要基于对AB两款车的比较,如果抛开两款车的特征及比较不谈,只是一味地讨论公司高策决策是否合理则极易出现跑题、偏题的现象。
其次,在明确了材料叙述主体为AB两款车后,确定自己的立论倾向。
双主体类题目中,最大的忌讳就是学生持中立观点对两个主体“不偏不倚”,各打五十大板没有是非正误判断。而在判断自己该褒哪个贬哪个的时候,一定要从原题出发。很多双主体类题目中,会有明显的是非判断倾向。比如说在过去的西城期末中是这样说的:
记者:如果将写作比作一种运动的话,你觉得它与哪个项目最相像?
作家:登山吧。不过有的登山者是去看如火如荼的红叶的,那里游人如织;有的登山者则要一睹险峻的冰峰,那里人迹罕至。
记者:这二者谁更可贵呢?你自己又属于哪一类?
作家:每个登山者都有自己认为更可贵的答案。我属于后一类人,也许各行各业都有像我这样的人。
在这则材料中,提出了两种做法,一种是去看如火如荼的红叶,一种是一睹险峻的冰峰。而作家后面的回答中说道自己属于后一类人,而且各行各业中都会有如他一样希望一睹险峻冰峰的人。这无疑就是一种倾向,我们要褒的就应该是去人迹罕至处一睹险峻冰峰的人和作法。
而在二模这道题中,虽然公司高层的选择是B款,但其实题目并没有明确的立意倾向,我们既可以认同这种选择也可以否定这种做法。
第三,在明确自己的立论倾向后,就AB二者进行比较。
正所谓人嘴两张皮,在确定了自己的立论倾向后,就要对二者展开比较论述。而论述的内容则是一方面说明自己所倾向对象的优势,一方面则要指出另一方的问题与不足。
在这道题目中,如果我们确定自己的立论倾向于B款车,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B款车的特点到底是什么。从原题中不难发现,其特点主要是“B款的平均分为5分”“B款的得分中有很多9和10分,也有不少是1和0分”而相应的A款车的特点则是“A款平均分是7.5分”“A款的得分都集中在6、7、8这几个分数中”,归结起来,B款车的特点是平均分低,分数两级分化;A款车的特点是平均分高,分数居中。
推而广之,结合为人处事的方法,就不难确定我们的立意,A款车其实代表的可以是不求闻达,但求安稳的状态;可以是庸庸碌碌,甘于平庸的状态;可以是畏首畏尾,畏惧风险的状态。而B款车代表的则是一种敢为人先,无惧风险,摆脱平庸昂扬向上的状态。
如果倾向于A款,其实就是甘于平凡与平淡,是一种典型的中庸心态,这类中心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屡屡出现,具体可以参考去年西城二模的“小确幸”。
从这次西城二模的题目中不难看出,不论在命题方式还是涉及核心上都已近趋于稳定,只是会给题目加上不同的外在包装并以此来增加考生的审题难度。
在最后这段时间的备考冲刺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其一、明确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以及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尤其是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依然是高考中命题可能性最大的一种形式,而且也是考生身体难度最大的一种命题形式。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将材料作文分为不同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总结出一种针对性的审题方法。这里推荐大家一种分类方法,就是前面提到的将材料作文分为观点类(包括单观点和多观点)和叙事类(包括单主体单层次、单主体双层次和双主体单层次),并注意掌握其各自的审题方法。
其二、借由经典题目进行立意练习。
高考作文的立意范围其实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包罗万象、难以预测。其实高考的作文立意是有着很大程度上的重复性的,比如这次西城二模的题目,其立意点在过去的很多考试中都能找到类似的作文题目。比如2013年西城二模的“小确幸”,2012年西城一模的“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你是否认同这句话中的观念?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要进行作文立意练习绝对不是只能通过做新题,其实通过对经典题目的反复练习更加有助于锻炼我们的审题能力以及加深我们的立意深度。
一根一根- 帖子数 : 790
注册日期 : 13-08-16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