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社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2017北京中考物理究竟难在哪里?

向下

2017北京中考物理究竟难在哪里? Empty 2017北京中考物理究竟难在哪里?

帖子 由 一根一根 周一 七月 03, 2017 2:09 pm

先简要说说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走高考的改革思路,将取消文理分科,变为文理混搭自选。各个科目,将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思维能力的考察,学科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的考察。物理,作为自然科学之首,这个特点必定体现得尤为突出。普天欢庆,万众期待。这必定是教育发展又一次大的进步。然而,重大的变革,往往不是突然“断层”,它需要一个前期过度,让广大老师和学生能够提前适应。2017年中考,便是中考改革的过度年。中考物理,今年,可能又会成为中考后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究其原因,就是这个学科不变则已,一变,很多数人难以适应。难以适应的原因,是考题更加灵活了,物理纯理科标签似乎得作出变更,现如今的物理,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文科基因。以下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张老师对中考物理试卷进行评析。
考试刚结束,手机就炸开了锅。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区已经被学生的吐槽疯狂占领。还收到几百条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各种询问。其中心思想就是:物理题难。尤其是实验探究。写了,但不知道答案对不对。其实,物理学科一直以来都是让很多学生“惧怕”的一科,“难”是物理的天然属性。不同的是,15年以前的难,主要体现在力学和电学繁杂的过程分析和数学计算,那时的物理,更像是“升级应用版的数学”。如今物理的难,那是真难,更像是“升级应用版的语文”,探究实验的灵活多变,科普阅读的不确定性,给很多学生带来了困扰,答案的“‘灵活不确定性”,成为了物理新的特点。然而,那是不是说,物理就不能像过去那样有逻辑严密的解题思路呢?答案是否定的,再灵活的考题,也有不变之处,学生们惧怕焦虑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还没有找到物理中不变的点所在。如果找到了并熟练掌握,物理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让人焦灼。下面,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张老师从概念定律理解、实验综合探究、科普综合阅读、物理综合计算四个方面,对今年物理试卷进行简要的评析。一方面,让17届考生回忆,为自己高中物理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让18届考生憧憬,提前调整学习思路和方法,迎接我们改革背景下第一次考试。
第一,物理概念定律的准确理解与记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学好物理,考得高分的前提。
注意顺序,是先准确理解,然后精准记忆,而且,是结合生活实例的去记忆。这也是比较传统的学习过程。比如,单选考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学生就需要深度理解功与能的关系,能量的转化与转移。与此同时,需要储备大量的实例:做功改变内能有哪些例子,热传递改变内能有哪些例子。再比如多项选择,近似概念的对比理解。内能与温度、热量。抓住它们之间的差异:内能是什么?能量的一种,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是什么?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又是什么?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吸收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改变,但是温度却不一定改变,例如晶体熔化与凝固。对比理解+实例记忆,在任何时候,对于学习物理,都不会过时。再比如,多选考察相互作用与二力平衡的区别,抓住它们的差异:相互作用,就是A给B一个力,B给A一个力,体现“礼尚往来”,一定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二力平衡则是同一个物体受到两个一样大的力的作用,概念完全不一样。
第二,实验综合探究,是现如今物理成与败的绝对关键。掌握实验设计的核心概念,掌握实验设计的逻辑思路,多动手,然后进行一定数量的专项练习,是高分的秘诀。
实验探究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理解“变量”。遇到探究实验,首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1)自变量是谁?它变了么?它变了几次?(2)有控制变量么?它控制不变了么?(3)因变量是谁?它测量或者计算出来了么?测了几次或者算了几次?如果能准确驾驭这三个问题,实验的核心概念,我们就算是掌握了。展开解释一下,关于变量,就是我要研究问题A,它可能会受到B的影响,那么,B的变化会导致A的变化,B就是自变量,A就是因变量,其余的自变量,都需要控制住为定值。关于次数问题,“有关无关”,我们就做2次,形成对比,“越越”,一般做3次,如果是“正比反比”,亦或“函数表达式”,就做6次或者以上。附上实例,实验选择题的22题“会发电的衣服”,25题“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9题“控制变量”问题,34题“自变量确定”,37题“过滤效果实验评价”,都属于变量理解问题。
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实验探究过程的逻辑设计。包括过程设计和语言设计。第一类,是学生们最惧怕的证伪实验。让你设计实验去推翻一个观点。这类问题的痛点,是学生找不到答题题眼,然后组织精确的物理语言去进行逻辑论证。其实证伪实验也是有套路可寻。目前常考句型就是2种:第一种,是某同学为代表的学渣得出一个错误或者片面的结论。我们的核心思路,应该是举反例,改变自变量,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得出跟原结论不一样的结论或现象,去推翻他。例如,今年考题第39题,任何情况下,F都与V成正比,我只要找一个不成正比的情况,就可以了。第二种,是辩证句式“‘是A不是B”。也有套路可寻。例如,设计实验,证明,“铅块吸在一起,是分子引力,不是大气压力”,“碘升华管出现紫色碘蒸汽,是升华,不是熔化再汽化”,都属于这一类。我们的核心思路,应该是破坏或者约束B的发生条件,使B不能成立,再去看原实验现象是否继续存在,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第二大类,就是实验步骤的逻辑设计,且往往实验步骤题都是实验的压轴题,分值高难度大,细节处难以把握。今年中考当然不例外。40题设计实验:液体温度的变化与比热容有关。41题设计实验,杠杆平衡下动力的函数表达。这类实验题虽然内容多变,也是有“套路”可寻。实验设计也有自己的逻辑特点:实验准备—变量测量——数据记录—表格设计。详细版本,可以用6个字来形容,就是“装”、“测”、“改”、“仿”、“算”、”表”。组装实验器材,变量准确测量,控变说明清楚,次数达到标准,表格设计到尾。然后,再把握实验中的细节,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实验板块花的笔墨较多,因为这是广大学生最核心的痛点所在。总结一句话,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多变的实验考题,一定有其答题的“‘根”所在。如果说实验题是漂浮在天空的气球,掌握了实验的核心概念与逻辑思路,抓住了这个“’根”,就好比抓住了气球的线,球是跑不掉的。
第三,科普综合阅读,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理论结合实际能力。是中考改革背景下意义最深的一道题。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的教育理念是““”终生学习”。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相对较短,人生更长的阶段,是离开校园之后。学习能力最好的体现,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无疑就是阅读。阅读输入和信息输出,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在信息输出上,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思考,这也是试题灵活的原因之一。今年的阅读题《洛阳桥》,把这个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述说理由。外加桥墩的优点阐述,实际应用。题型上,已经有点像学士和硕士论文了。反推我们的物理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课本外加机械做题上。过去学习了压强,是深度训练各种难题,如今学习了压强,我们更多的,是要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会应用到压强,如何用压强,去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第四,物理综合计算,考察的是学生对电学和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记忆与应用。难度和过去相比(15年以前的中考计算),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这也进一步表明了中考改革背景下,物理考试重心的转移。
2017年中考物理已经结束,虽然学生们整体反应有点难,有点“超乎想象”,但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张老师表示个人仍要为试题点赞,为题目背后的逻辑点赞。整套试卷作为中考改革过度年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它非常清晰的向我们传递了如下几条信息:(1)学习物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准确理解核心概念与定律,并能理论结合实际,是前提。(2)多做实验,多练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是如今物理学习的核心。具备实验的基本思路,具备实验的逻辑设计能力,是考试高分的秘诀。(3)课本很重要,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要多阅读多实践。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表达一句我个人观点,也算是励志。物理难,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怕,难才有意思,挑战难题更能凸显出我们的能力,知难不退更能证明我们的坚毅。大家在新一轮物理学习中更换思维,享受快乐吧。

一根一根

帖子数 : 790
注册日期 : 13-08-16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